捐赠热线:0577-61889106    救助热线:0577-61889102

述说楷模故事 传递榜样力量

2023-10-24 来源: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陈海燕 陈青 周秀静 蔡甜甜 刘丽娟 杨海虹 林伊格

编者按: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本,是绵延不息的精神符号。为弘扬孝道文化,涵养社会风尚,营造崇孝向善、以孝促治的良好氛围,乐清市开展“孝行楷模”评选活动。现将上榜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集中展示。

陈淑芬 体贴照顾百岁婆婆

10月21日,柳市镇麻园村的陈淑芬早早来到102岁的婆婆家中。她煮好大米粥、摊上一张葱花鸡蛋饼,将婆婆扶起来吃早饭。老人这两天正想吃点清淡的,不一会儿一碗粥就见底了,老人满足地咂咂嘴。每天早晨,陈淑芬会为婆婆准备养生早餐,碎肉海参蔬菜粥、三鲜粉干、素面……一周内每天不重样、营养均衡。

早餐过后,见天气不错,陈淑芬将婆婆抱到轮椅上,推她出去晒晒太阳。邻居们见到两人,直夸道:“阿芬照顾得真好,阿婆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,都看不出是百岁老人。”

今年73岁的陈淑芬嫁进门已经55年。几十年来,她从没跟婆婆吵过架、红过脸,始终对她关爱有加,和和气气、平淡又温暖的孝行氛围,感动也感染着身边人。

陈淑芬婆婆家里有4个儿子、3个女儿,3个儿子在外地办厂经商,3个女儿也都不在身边。陈淑芬丈夫去世后,她没改嫁,婆婆的起居生活都由她安排和照顾,但她从来没有怨言。每天帮婆婆洗脸、洗脚、擦身、梳头、捶背;定期给婆婆理发、剪指甲。在她的照料下,婆婆的衣服总是干净的,屋子总是整洁的。

3年前,婆婆的脚趾做了一次手术,陈淑芬一个人在医院陪护了22天,一些亲戚、朋友说,她贴心得如亲生女儿一样。而她总是笑笑说:“这是后辈应该做的,没什么辛苦。”在她的细心照顾下,婆婆每天都乐呵呵的。

陈淑芬年轻时是一名乡村医生,为更好地照顾婆婆,她专门去学习了急救知识和护理知识。婆婆平时的用药时间、剂量,她都亲自把关,碰上老人嗜睡、不爱吃饭、精神不好时,她总格外留心,找出缘由,帮助老人缓解不适。

她还很关心婆婆的精神需求,一有时间就会播放婆婆喜欢的音乐,陪婆婆出去欣赏外面的风景,让婆婆的精神生活得到快乐和满足。“她最喜欢看电视,当下流行的节目、电视剧,她也跟着看,还喜欢跟我讨论剧情,来了客人还讲给别人听。”陈淑芬笑着说,每当周末时,儿女、女婿、儿媳都会上门陪婆婆吃团圆饭,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,婆婆还能咪上几口白酒。子女们的孝顺和体贴都是老人家的心灵寄托,也是她长寿的秘诀。


敖碎芬  悉心照料瘫痪婆婆


在虹桥镇八村望山巷,有一位67岁的好媳妇敖碎芬,她五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88岁婆婆赵凤香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儿媳的担当,用孝行诠释人间真爱。“这样的好儿媳人间难找!”邻居们赞叹道。

赵凤香有三子一女,大儿子结婚后,赵凤香便和大儿子一起居住,一住就是47年,一家人和和睦睦。然而,厄运悄悄来临。2019年端午节,赵凤香突发脑梗塞导致右半身瘫痪,头部和左手能活动。从此,她的大儿媳敖碎芬便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、吃喝拉撒的任务。

当时,敖碎芬在一家儿童培训机构厨房工作,每个月可以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。为了照顾婆婆,她毅然放弃了工作,安心呆在家里照顾婆婆。一个多月的住院生活,婆婆的皮肤溃烂,她买来了草药耐心地敷,每天多次清洗,保持清洁干爽,老人的皮肤渐渐好转,此后的一年多,婆婆身上一直没有溃烂的情况发生

为方便照顾,敖碎芬将婆婆从二楼搬到一楼,在一楼放置了一张可摇起、放桌子的床,又在床对面配置了一个电视机,给婆婆解乏。为了方便夜里照顾婆婆,在婆婆那张床旁边,敖碎芬搭了一张小床给自己睡,这样她就可以随时查看婆婆的床铺、被褥是否舒适,干净。现在,她又细心地在床头放了一盏小夜灯。

敖碎芬每天给老人洗澡,自学中医穴位按摩手法给老人做全身按摩,保持血液循环,防止肌肉萎缩。她还按照婆婆的口味,换着花样做吃的,煮蛋、麦片,加点芝麻是近期老人比较喜欢的。每天一日三餐,敖碎芬都将婆婆抱到椅子上用餐,婆婆重50多公斤,抱起来并不轻松,有时一天五六趟地抱,腰都直不起来。为了照顾婆婆,她每天不敢出远门,就怕耽误了饮食。在她的影响下,她的儿女对老人也非常孝顺,时常过来看望和照顾老人。

敖碎芬说:“婆婆生病了,照顾好她是我们晚辈应尽的职责。”

她的默默付出,家人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。她的丈夫说:“我特别感谢我的妻子,这么用心照顾我的母亲,有时让她少做点都劝不动。我的弟弟妹妹看嫂子照顾得不错,都很放心。”


黄凤娥  健康义诊服务老人


“闺女,要不是你提醒我去就医,我还不知道心律不齐可以靠药物缓解。吃药后现在心也不‘慌’了,真是太谢谢你了。”昨日,大荆镇中庄村的张阿婆在老伴的陪伴下来到黄凤娥家中致谢。在中庄村,只要一提起黄凤娥,村里老人都亲切地称她为“贴心的棉袄”。

黄凤娥是一名来自湖北恩施的外地媳妇,与丈夫在湖北相识相恋,婚后生活幸福。5年前,丈夫不幸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,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,在药店工作的黄凤娥通过自学考取了中药调剂员证书,学得相关护理知识。得知家中公公心脏不好,婆婆又患有心脏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,两位老人经常要住院,身边也没人照顾,2020年,黄凤娥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外地的工作,随丈夫回到家乡。三年来,黄凤娥不仅要扛起养家重担,还利用自己的医药学知识照顾家人。

三年前的一天,黄凤娥同事的妻子因血糖高在家里晕倒、大小便失禁,被紧急送医抢救。震惊之余,她了解到很多村民缺少体检意识,只有等身体不适了才选择就医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“要是有人帮村民量血压、测血糖,这样就能及时发现苗头、注意身体状况。”萌生这个想法后,黄凤娥购买了血糖检测仪、检测试纸以及血压计,每月利用仅有的两天休息时间,免费帮助村民量血压、测血糖,并提出健康建议及饮食习惯等注意事项。

每次义诊前,黄凤娥都会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布在村民群中,再打电话通知,没有电话的老人,她就一一上门通知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,她就上门服务;对于独居老人,她会及时将老人的身体状况告知其儿女;对于孤寡老人,她不仅及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,还帮忙代购药品。此外,她利用村民微信群和义诊送药时间,向大家宣传健康知识。三年来,“黄医生”健康义诊累计40余次,服务2500余人次。

“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,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。”这是黄凤娥一直以来挂在嘴边的话,在她的言传身教下,女儿也加入了义工服务中。“未来,我想组织一支专业的义工服务队伍,吸收不同社会领域志同道合的人,开展公益活动,做好孝文化的弘扬与传承。”黄凤娥说。


黄丽芳  照顾公婆邻里赞


联系到黄丽芳时,她正在接孩子回去的路上,准备回家做晚餐。在忙碌的工作之余,她默默地为家庭付出,每天一有空闲就去公婆家嘘寒问暖,和老人家唠唠家常,帮他们整理房间、打扫卫生。公婆年纪大了,两人偶尔吵吵小架。此时,她和妯娌就成为公婆消除摩擦的润滑剂,耐心调解安慰化解矛盾,因此婆婆逢人就夸:“我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,两儿子娶的媳妇对我们比儿子还孝顺亲近,如同亲闺女般。”

黄丽芳,1983年7月19日出生,预备党员,现任第十八届北白象镇人大代表、北白象镇王家店村妇联主席、报账员、专职网格员,王家店村联合工会主席,多次被市、镇等单位评为“文明家庭户”“先进个人”“优秀工作者”“优秀网格员”“优秀网格先锋”等。黄丽芳个性独立,积极进取,性格乐观开朗,做事认真细致,为人热心,是领导和同事们认可的好同志,更是公婆和邻里认可的好媳妇。

生活中总有一些意外让人猝不及防,回想当时的情况,黄丽芳至今心有余悸。2016年8月的一个傍晚,婆婆在家门口过斑马线时,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飞,血流满地,事故造成其后脑骨破裂、脑颅内出血,后经医院抢救,先后做了两次手术,生命得以保全,但原本不算硬朗的身体变得非常脆弱,且遇事健忘。2019年的春天,公公骑三轮车外出办事时,在一段坑洼路段三轮车意外侧翻,造成左脚严重挫伤,皮破筋断,在医院待了一个多月。

两位老人先后发生事故,她和丈夫都没有被困难击倒,反而更激发他们的孝心。在住院治疗和居家疗养期间,黄丽芳更是合理安排好时间,一边细心抚养年幼的孩子们,一边不分昼夜地照护受伤的公公和婆婆,不嫌脏、不嫌累。

“百善孝为先,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照顾好老人是我作为晚辈应承担的责任。”作为儿媳,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的,黄丽芳用实际行动诠释孝道,传承好家风。她淳朴善良的品质和孝老爱亲的行为,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。2023年3月,黄丽芳被评选为北白象镇“最美孝媳”、乐清市“最美媳妇”。

李春梅  外来媳妇撑起家


秋天是收获的季节。对于李春梅来说,收获的不只是辛勤耕种的农作物,还有满满的感动和希望。“很多热心人士关心我,在大家的帮助下,我的儿子上了大学、女儿找到了工作,乐清这个大家庭真的给予我很多温暖。”说起自己的生活,这个坚强的女子口中满是感恩。

李春梅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用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。这些视频里,有家门口清澈的小溪,有奶奶和她温馨互动的场景,有路边偶遇的一道彩虹,也有她早起给孩子做麦饼的生活小事。从简陋的背景中,我们不难看出这名女子生活的清苦,但这些视频所传递的只言片语,却传递着她珍惜家人、乐观向上的态度。

李春梅今年41岁,傈僳族人。二十多年前,她从老家云南香格里拉来乐清打工,认识了她的丈夫,嫁到了龙西乡砩头村,生下了一女一子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12年前,丈夫因病离世。年迈的奶奶、患病的公公、年幼的孩子,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。当大家都觉得她会离开这个家时,李春梅却选择勇毅前行,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全家重任。

公公生病后,她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。天气晴好时,她就上山去料理刚种的几棵梨树,下雨天,她就在家加工铁皮石斛,靠着自己的劳力赚取微薄的收入养活家人,自己却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买,连身上的衣服、手上的手机都是富裕人家赠送给她的。

每天凌晨4时,她就起床了,给家人做好饭,然后就去田里忙农活,到了中午时分,她又赶着回家给家人做饭。公公的药品快用完了,她跑到大荆镇上或者五六十公里外的乐清城区买药买医疗用品。奶奶的脚不小心烫烂了,她每天定时给奶奶上两次药。这些年,有人给她介绍去镇上打工,她犹豫了一阵还是放弃了,因为她放心不下家中的老人。

她的事迹感动了十里八乡,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,并获得了“温州好人”和“温州好媳妇”等荣誉称号,还被编成越剧节目《温州好人李春梅》。

“有这么多人关心我、照顾我,最苦的时候早已熬过去了,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。”说起未来,这个朴实的外来媳妇满是坚定。


林建斌  自掏百万元建康养园


在天成街道,有一个居家养老、社区养老、机构养老医养相结合的养老综合体,是当地老人的“乐园”。这个乡村养老院的建成离不开一个人,他就是乡村医生林建斌。

林建斌,1973年出生,天成街道人。受军医父亲的影响,早年他放弃公办医院工作机会,回到农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。从2012年起,林建斌经常为老人们开展义诊、捐钱、捐药等公益活动,并常自掏腰包给孤独老人送钱、送药。“在农村,由于子女外出发展,很多老人不得不独自度过老年时光,甚至独自面对死亡。”林建斌说,这让他萌发了打造养老综合体的想法。

2019年,适逢天成二小搬迁,林建斌四处奔走,呼吁将空置的校园旧址用于养老服务中心建设。在多方努力下,天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得以落地,并获得了60万元的市财政建设补助。为了把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好,林建斌将家中原本用来建新房的100多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中心建设,还说服同为医生的妻子和他一起实现这个心愿。

每日6时至8时,林建斌会准时出现在养老服务中心,为周边早起的老人免费检查身体;晚上,林建斌的妻子义务承担起养老服务中心的查房工作……为了让老人看病及时、养老安心,在林建斌的努力下,天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还与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等4所医院结对,此举补齐了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不足的短板,也为老人和家属提供了便利。

去年夏天,林建斌在例行问诊时发现,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名老人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,身为医者,林建斌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中风复发的前兆。而老人的老伴已过世,子女在国外,无法及时赶到。林建斌通过电话征得老人子女同意后,通过绿色通道为老人办理了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手续,化解了一场潜在危机。

每个周日,林建斌坚持带领自己的团队到附近乡镇(街道)的老人家里义诊,为生活困难老人提供帮扶,每年惠及农村老人2000多人,累计2万余人。

“为人医者,有时是治愈,常常是安慰,总是去帮助。”林建斌以此勉励自己。在林建斌夫妇的言传身教下,如今他们的儿子也走上了学医之路,立志接过养老服务接力棒。

谢小美  细致入微照顾公婆



在清江镇北塘村,提起谢小美,人们就对她孝敬公婆的事迹竖起大拇指。自从嫁到北塘,和公婆相处的35年来,她无微不至照顾,从无怨言。“有小美这样的好儿媳,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,她把我们当亲生父母,她就是我们的亲女儿!”80岁的婆婆黄凤英说。

2000年,公公患上心脏病,从此与病床为伴,谢小美与婆婆共同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生活起居的担子。在家里,她事事想在前头,做在前头、为全家老小洗衣服、做饭、收拾家,她忙里忙外,家里的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
多年的病痛折磨,公公脾气时好时坏,谢小美就和婆婆一起想办法为老人减轻病痛。她经常变着方法让老人多增加营养,细致入微的照料使病床上的公公常常被感动得流下眼泪。提起公公久病11年来的悉心照料,婆婆对儿媳一直心存感激。

2011年,公公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,谢小美继续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担子。婆婆患有高血压、眩晕症,其间又中风,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不断好转,只是腿部软弱无力。几年前,婆婆的耳朵长瘤,她陪着去北京医治。现在婆婆有眼疾,视力不好,小病小痛不断,她自己省吃俭用,但总是会耐心陪同婆婆去求医问药。

“婆婆以前太苦了,落下了病根,老了,我们就要孝顺她。”谢小美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
在生活上,谢小美非常节俭,平日里买菜做饭主要考虑老人的口味喜好、加强孩子的营养,做好饭菜都先端给老人吃。为了让老人孩子不受委屈、吃饱穿暖,她节衣缩食,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,全用在他们身上。谢小美还经常给婆婆零用钱,让她自己花。

30多年来,谢小美用她的爱温暖着小家庭,影响着身边的人,树立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。“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,对待老人多关心、少计较,家庭自然就和睦了。”她说。


杨丽珍  爱心午餐温暖老人


她是婆婆眼里的好儿媳,从老人2014年确诊心脏病到2020年去世,她一直陪着悉心照顾。她是村里65位留守老人的好“女儿”,从2018年开办邻里食堂到现在,每天忙进忙出,用心照顾老人饮食。她就是杨丽珍,一名外来媳妇,嫁到仙溪镇御营村,如今还是村网格员,成了村民们最亲、最熟悉的人。

杨丽珍是山西太原人,丈夫廖守弟曾在当地做生意与其结缘。2014年,婆婆生病后,她毅然辞去工作,随丈夫返乡。早起做饭,帮婆婆洗脸、换衣服、喂药,杨丽珍每天都过得很忙碌,却从无怨言。为让婆婆吃得营养健康,她变着花样搭配食材烧菜。由于心脏病多在夜间发病,因此,在近2000个夜里,她没睡过一个整觉,总会起床一两次看看婆婆。为让婆婆开心,杨丽珍经常挽着她出门散步。

“我以前听不懂方言,因为常带婆婆串门,后来就听懂了,现在简单的话也能说几句。”杨丽珍无意中发现村里有很多留守老人,因当地买菜不方便,加上经济条件不好,老人们烧一顿菜会吃好几天,蔬菜自己种,荤菜以咸带鱼居多,她看着心疼。于是,她与当时担任村委会主任的丈夫商量后,决定在村里建邻里食堂。

2018年,在多方力量支持下,村邻里食堂建成并投入使用,为75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。刚开始,食堂人手缺,除烧菜阿姨外,就只有杨丽珍,每天她都开车到台州黄岩买菜,然后给阿姨搭把手,有些老人家住得远,她有空就开车去接。

“依靠仙溪党委、政府帮助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,邻里食堂至今仍然能顺利运行。来食堂吃午饭,成为村里很多老人一天里最期待的事。”杨丽珍说,这几年,村干部、党员义工们每天都会来邻里食堂帮忙买菜做饭,为腿脚不方便的老人送餐上门。

在杨丽珍的言传身教下,其两个孩子也很孝顺,每逢假期都会到食堂帮忙,给老人们打菜送饭。今年中秋,她女儿主动掏钱买月饼,每位老人吃完午餐后都收到这份意外惊喜。重阳节为给老人们做一顿好吃的,10月22日22时许,她才从超市采购食材回家。杨丽珍从不觉得照顾老人是负担,也没想过要什么回报,她说,只要老人们开心,自己做的事就值得。


郑建蕊  带着公公一起上班


郑建蕊是乐清市城南街道南岸捕捞经合社的孝顺媳妇。结婚后,她一直悉心照顾公婆,为他们带来平凡生活中的幸福。而在南岸捕捞村拆迁后,她的行孝尽孝行动再一次弘扬了尊老敬老的美德,让大家为之动容,感到钦佩。

一直以来,郑建蕊都和公婆一同居住。直到2019年,房屋拆迁后,郑建蕊和丈夫在外租房,两位老人居住在南岸老人安置房。公公婆婆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,因为早年条件艰苦,身体落下了不少病根。当时,公公已经80多岁,身体虚弱,听力不好,与人沟通十分困难,易怒易躁,生活不能自理。婆婆年近70岁,也被各种基础疾病缠身,加上腿脚不便,买菜成了最大问题。鉴于上述情况,郑建蕊将婆婆从安置房带回出租屋照顾。对于公公,她也实在放心不下,只能时常将其带去一同上班。周围居民偶尔能看到她背着公公在上下班路上的身影,十分感动。她一边忙着干洗店的工作,一边照顾公公,让他一日三餐都有热乎饭吃,需求得到及时回应。

不过,久而久之,带公公上班也给郑建蕊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,为了安心照顾两位老人,她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。在出租房给婆婆备好新鲜的食物后,她就跑到老人安置房给公公做饭,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23年。2023年上半年,郑建蕊因事需回洞头娘家暂住,但她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,和家人商量后,她决定带着公公一起回娘家照看,同时嘱咐家里人时常关注婆婆的日常起居,这样的孝行令周围人动容。

郑建蕊为人谦和,交谈中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做着每个普通人都会做的事。“谁都有父母,谁都有老的那一天,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,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,好好孝敬老人,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。”郑建蕊笑着说,“我不认为这是什么荣誉,照顾老人本就是天经地义地。”


周志华  忙里忙外照料老人


10月22日,正值周末,周志华和往常一样带着大包小包来到芙蓉镇海口村的婆婆家中。“天气转凉了,带了几套秋衣秋裤,注意保暖。”周志华的悉心叮嘱让婆婆倍感温暖。

周志华把赡养老人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动力,悉心照顾病榻之上的“植物人”公公,十几年如一日,她的质朴和善良受到了邻里乡亲的好评,聊起她,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。

2005年,当时是芙蓉中学生物教师的周志华与海口村的周勇结为连理,并主动承担起照顾“植物人”公公和体弱婆婆的担子。

为了照顾好老人,让丈夫安心工作,周志华每天早上摸黑起床。因为公公不能起床,她要一口一口地把饭菜送到公公口中,一餐饭都得半小时多。照料好老人,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学校上课。中午,她赶紧回家,帮公公翻身、捶背,遇到好天气,还会和丈夫一起将公公推到外面晒晒太阳。

18年间,周志华没有精力去梳妆打扮,更没有时间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。晚上,待辅导孩子学习、入寝后,她又开始安心备课,潜心钻研教学。“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,忙虽忙,但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周志华用爱心和孝心让老人在病痛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,也让这个负担沉重的家庭有了美好的向往。公公去世后,周志华仍像亲闺女一样真心实意对待婆婆,各种节日她总是记得给婆婆买点礼物。“娶个儿媳,我也多了一个闺女。”这是婆婆对邻里说起儿媳时的自豪。

生活中的琐事、工作中的烦恼,周志华全部处理得井井有条,她在平凡的生活中诠释着不平凡的事迹。周志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书写了一个大大的“爱”字,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。2013年,周志华作为唯一的“80后”代表被推选为芙蓉镇“十佳好媳妇”,同年被评为乐清市“十大孝顺儿女”、乐清市“十佳幸福家庭”。2014年被评为“最美乐清人”,2016年被评为“省文明家庭”。在工作岗位上,她忠诚教育事业、兢兢业业、爱生如子,被评为乐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、乐清市首届“乐教先锋”、“最美乐清人·最美教师”、乐清市学科骨干,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不忘初心、奋然前行。

 
版权所有:乐清市慈善总会 2017 地址:乐成街道人民路2号3幢一楼(乐清市行政管理中心第二办公区)